犬的疫苗下去可以打吗?
我家狗狗刚买回来的时候,疫苗本上显示已经接种了三针辉瑞疫苗和一针韩国疫苗的加强针,买了疫苗本后,按照程序又注射了四针美国疫苗(因为韩国疫苗只有六联,而美国的疫苗是七联),每年疫苗按时注射,至今健康活泼。 但是我听朋友说给狗狗注射的疫苗越多越好,而且进口的好像比国产的好,是真的吗? 宠物医生告诉我,只要买到合格的疫苗,并且按正确的流程接种,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(当然,我们也不能保证100%的安全率)。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,任何疫苗都不能保证在所有的动物身上产生100%的保护作用,因为动物的个体差异、疫苗本身的稳定性及疫苗接种后的存储条件都会影响免疫的效果。 如果要接种疫苗,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宠物诊所或宠物医院,千万不要随便在路边摊购买廉价的疫苗!
至于是否要多打几针比较好,我的观点是不必,因为疫苗的作用是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抵抗病毒的免疫力,而这种免疫力是有时间和效果限制的——也就是常说的“有效期”。如果过了这个有效期不打疫苗,即便狗再被染上病毒,也不易发病;相反,若超过时效接种,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,反而可能会造成机体的伤害(引发过敏反应等)。所以,一般情况下,一年接种一次即可。而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狗(如年老、病后及孕期),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目前市面上的疫苗种类很多,有灭活苗、弱毒苗、亚单位苗、多联苗以及口服苗等等。其中,灭活苗和弱毒苗主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;多联苗同时含有几种病原菌的抗体,可用于预防多种疾病;亚单位苗主要针对性较强,用于预防特定病毒的感染;口服疫苗则是以上疫苗的补充。 这些疫苗之间有何区别?如何选择?
一般来说,在没有特殊情况下,各疫苗可以相互代替使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接种何种疫苗,均不能百分之百预防该种疾病的发生。除预防外,增强犬的抵抗力也很重要。
从理论上说,这个时间是不可以打疫苗的。
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疫苗期主要有两个:
第一个是初生期免疫后的保护期,即6-7周龄免疫后的2周以后至12周龄(有些观点认为是11周龄),这一时期因个体差异而可长可短。原因是小狗初生后免疫力是来自母源抗体,大约6周龄时母源抗体下降到不足以保护狗的程度,但仍然高于免疫疫苗所需要的抗体水平,所以在6周龄初生期免疫后要间隔14天再进行下一次免疫,小狗的这段时间是存在保护期的,而过了12周龄,母源抗体就基本衰减完了,该打疫苗就打疫苗。
第二个是免疫保护期,通常是全程免疫后的2-3周至1年。例如12周龄的免疫程序是12周、15周、18周各打一种三联苗,12周和15周打两次狂犬苗,这个免疫程序完成后的2-3周到1年,一般不存在抗体干扰问题(前提是疫苗选择的比较可靠且运输、保存、使用中符合要求,实际使用中抗体干扰问题仍然存在,只不过发生的几率下降),也是打疫苗的最佳时期,在1年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免疫(通常为一年免疫一次,部分观点认为应3个月免疫一次以防止抗体衰减)。
通常在非保护期进行免疫,会因母源抗体的干扰导致初次或复次免疫不能达到最佳的目的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疫苗,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称为“打了瞎了”。严格说,这种抗体干扰现象不一定完全导致不能产生抗体(也就是不一定瞎了),而是不能产生最高的抗体滴度,达不到最大的保护效果。通常观点认为在非保护期进行首免的应间隔更短的时间加强免疫。
在非保护期免疫,主要是因为确实存在母源抗体的干扰,如果该免疫的不免疫,一旦接触环境中的病毒就可能发病。同时非保护期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免疫,如果打上疫苗,虽然不一定产生最高的抗体滴度,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抗体,产生一定的保护力,也比不打好。通常如果这种打疫苗的时间实在不合适的,应进行紧急预防注射,其方式通常为肌肉(肩颈部)注射抗血清,以尽量预防发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