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的眼睛为什么会变紫?
这个问题的答案,我去年夏天在美国一个著名的爱狗组织网站上看过,他们研究过这个问题,而且发现了一个小秘密。 先给大家看两张图——两只狗狗水灵灵的黑眼睛。 然后带大家看看它们的眼睛在黑暗中时是什么样子(这里将手机亮度调暗,以方便对比): 可以看到,两只小狗的眼珠都变成了深紫色! 这就是这篇文章要说的重点,其实所有哺乳动物的眼球都是深紫色的,因为所有的动物(除人类外)在夜间看东西的时候,视网膜上有一种细胞的荧光色素会发出紫外线,而这种荧光色素的细胞只有在黑暗的环境中才会被激活,所以,当夜深度足够,周围环境足够黑的话,所有哺乳动物的眼睛都会变成深紫色。[1][2] 那么有人可能会想:“那如果周围环境是明亮的话,是不是这些动物眼睛的颜色又会恢复成黑色呢?” 根据我所看到的文章,答案是:不一定。
首先,人眼的结构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,在人眼中,有光线的地方,瞳孔就要收缩,而哺乳动物瞳孔的大小并不受光线的影响。
其次,人的眼睛是一个光敏器官,即使是在夜晚,我们的眼底也有微弱的发光装置可以看见东西。 而一些哺乳类动物,比如老鼠、狗、猫等,它们虽然有着和人类接近的视网膜,但是它们没有像人一样发达的光敏感细胞,这些动物虽然能够感受光亮,但眼睛本身并不能产生可见的光。 所以,对于这一类动物来说,它们的眼睛颜色应该是取决于它们眼睛虹膜的颜色,而跟光线的强弱并没有关系。
另外,还有一些哺乳类动物,比如鲸、海豚等,它们有着和人类非常接近的视者系统,又有完善的听力系统,所以,这类动物在夜间的时候,一般是利用回声定位来导航的,它们不需要亮光,眼睛也就没必要进化成发光装置了。 当然,这些只是我根据所看到文章所做的简单总结,不一定准确,不过也大致反映了动物眼部颜色的变化规律,即:白天——黑;夜晚——紫(部分物种可能保持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