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养殖金龙鱼?
一、选择健康的种鱼进行繁殖 健康种鱼的标志是:鳞片完整,颜色鲜明,皮肤光滑,动作敏捷,体态优雅,身体各部位无病变及损伤等。在挑选金龙鱼的时候,一定要仔细观察,最好选择身体强壮,体格匀称,色彩艳丽,没有暗伤的种鱼。
二、繁殖前的准备 1.缸中饲养的金龙鱼最好在繁殖前一个月停止喂食动物性饵料(如虾、泥鳅等),改用喂人工合成颗粒饲料,以减少体内积累有毒物质,确保繁殖出来的幼鱼质量。如果一定要喂鲜活食物,应尽量减少投喂量,而且必须保证食物新鲜,无毒。 2.用50-70瓦的灯泡照明,温度调至30℃左右,以利金龙鱼发情和排卵。
三、繁殖方式 雌雄比例1:1或1:2。将选好的亲鱼同时放入水族箱内,以防咬伤。如果雄鱼过度兴奋而追逐雌鱼时,可用玻璃棒轻轻敲打鱼缸,使其分开; 当雌鱼开始产卵时,可用小镊子夹住雌鱼的臀部,轻轻将其托起,移入铺有潮湿纸巾或毛巾的盆子里,让其继续产卵,待第一尾受精卵产出后,立即将其放进带有清水的水桶里,防止其吞下未受精的卵。
四、孵化与管理 把盛有受精卵的小盆放在恒温箱子里面保温,保持水温28℃~30℃。第一天胚胎发育较快,可把卵膜挤破,进行浮游生活;第二天开始出现油球,心脏跳动明显并可以感知;第三天出现鳃裂,开始呼吸;第四天出现眼睛,头部呈锥形,腹部收缩较明显,幼虫活动力增强,频繁上下浮动并试图脱离卵膜;第五天尾巴出现,并逐渐变得清晰;第六天幼虫开始吐丝作围嘴状,并迅速向四周扩散,此时注意清理杂物,保证光线充足;第七天左右,幼虫围嘴形成,并开始摄取食物,注意及时换水,清洗滤网;第八天后,幼虫开始结茧,要注意减少水中杂物,增加亮度;第九天,40%左右的幼虫进入结茧状态,要及时取出种鱼,避免与其同缸饲养;第十天左右,所有幼虫都结成白色半透明的茧子。这时要增加水中溶解氧,减少光照时间,促进幼虫化蛹。 在幼虫阶段,可适量投喂酵母粉、腐乳等物质,但切忌投入各种调味品,以防引致虫体腐败而死亡。
五、幼虫的培育 当幼虫孵化出来后,如果直接放到成鱼缸中,由于缺少食物和安全感,它们往往会“集体”沉到缸底,这时千万不要急于投放食物,而应该慢慢地、一点点地将水和饲料撒在缸底,让幼虫逐渐恢复“活力”并摄取食物。 刚出茧的幼虫身体柔软,呈乳白色,约5毫米长,以后逐渐长大,颜色由乳白变成玉白,3周左右达2厘米,6周后可达7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