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龟白眼病有什么症状?
白眼病是龟类常发的眼病之一,也叫“白眼疡”、“白疖”等。病原体为细菌。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,10%~20%由病毒引起。患病率高,危害大,传染性极强。 症状 为眼病中较顽固的病种。病程一般3~4周。 初期,患眼发炎,眼角膜上出现白色分泌物,严重时覆盖整个角膜,眼球充血,怕光,流泪。当眼睑无法睁开时,患者因不适而烦躁不安。 随后,病灶部表皮增生,形成痂壳,严重者整个眼睛呈灰白色,外观似白内障。患者精神不振,少食或不食,全身衰弱无力,体重明显减轻。部分病例可并发肠炎,腹泻。如果治疗不及时,常可导致死亡。
防治方法 (1)预防感染。对病源体的预防尤为重要。对可能感染的动物及时隔离;被病原菌污染的水体进行消毒防止重复感染至关重要。搞好饲养场的环境卫生,加强通风,保持干燥,定期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(2)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的疾病应进行药物的治疗。目前用于白眼病的药物品种较多,但疗效均不确切且存在一定毒性。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应尽量选用针对性较强,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。如氯霉素,环丙沙星等。另外,还可使用新霉素、红霉素等以及高锰酸钾溶液或四环素溶液浸泡眼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