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斯加怎么吃蛋?
鸡蛋由于其营养高度丰富的特点,而被推崇为“人类理想的营养库”,在日常膳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
但是,对于生鸡蛋营养更丰富、“生吃鸡蛋更容易消化吸收”等传言,始终不绝于耳。生鸡蛋好还是熟鸡蛋好?蛋黄能不能吃?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采访了专家。
生蛋清的生物价不及熟蛋清高
所谓“鸡蛋的生物价”,就是“蛋白质被消化吸收的程度”,生物价越高,说明被消化吸收的量越多,营养价值就越高。有数据显示,熟鸡蛋蛋白质的生物价为94,而生鸡蛋蛋白质的生物价仅为76。数据表明,鸡蛋熟吃比生吃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更有利于机体的利用。如果把煮鸡蛋和生鸡蛋摄入之后,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相差18%,那么,一次吃2个鸡蛋(一个鸡蛋蛋白质含量为13克左右),人体就要少吸收4.7克蛋白质,每天这样吃半年就会少吸收将近600克蛋白质。
蛋清里的黏液影响蛋白质消化
生鸡蛋的蛋白不容易分解,其中的黏液蛋白容易与胃中的胃蛋白酶结合,使胃蛋白酶失去分解蛋白质的能力,而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。生蛋清中含有“抗生物素蛋白”和“抗胰蛋白酶”,会影响身体正常的生物素代谢,抑制人体对蛋白质的分解,干扰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。如果经常生吃鸡蛋,可能会有生物素缺乏症,表现为皮肤易出现丘疹、落发、体重下降等。
生鸡蛋有细菌污染的风险
由于鸡蛋的储藏保鲜问题难以控制,蛋壳、蛋清、蛋黄都有被病菌污染的可能。生吃鸡蛋时,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。熟吃鸡蛋时,一定要热透。有数据显示,鸡蛋在加热5~10分钟时,内部各个部位的温度可以达到100℃,细菌基本被杀灭。
尽量吃鸡蛋黄
鸡蛋由蛋清和蛋黄两部分构成,每100克鸡蛋中,70克左右是蛋清,30克左右是蛋黄。一直以来,大家都认为蛋清比蛋黄营养价值高,更有利于健康,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误区。